新浪財經訊 美國東部時間4月8日晚間(北京時間4月9日早上)消息,距離美國政府關門大限不到一小時,兩黨就2011財年及一短期臨時預算案達成協議。總統奧巴馬欣然宣佈,政府將照常運營。
根據兩黨就政府預算案達成的協議,美國政府須下周四(14日)前,削減20億美元的政府開支,但暫未公佈具體削減開支內容;同時,政府須在今年9月30日前,即2011財年結束之前,削減開支385億美元,為共和黨和民主黨最早主張的400億美元和330億美元折中之數。
奧巴馬對於兩黨協議達成表示贊許,稱削減政府開支雖然痛苦,但有助穩固美國經濟前景。“這是美國人民希望我們做的事情,也是他們推選我們的理由。”
美國聯邦政府2011財年預算案始於去年10月,此前一直未獲共和黨主導的國會通過,為確保政府不關門,國會已先後兩次通過臨時預算案,才勉強維持政府運轉至4月8日午夜12點。
所幸兩黨在午夜鐘聲敲響之前達成協議,否則政府將面臨1996年柯林頓執政時一樣被迫關閉的命運。白宮官員此前警告,政府關門將阻礙美國經濟復甦,將有80萬聯邦政府僱員不得不無薪休假。
穆迪首席經濟學家詹迪(Mark Zandi)預計,一旦如此,每周無薪休假的聯邦政府僱員的薪酬損失將達到60億美元,而且2至3周後經濟損失將顯著上升,關門時間越長對市場信心打擊越大。
而高盛日前發布報告指出,根據1995-1996年間的情況計算得出,如果此次美國政府停止運轉,每周會帶來80億美元成本。據統計,在1996財年政府上一次關閉期間,政府每關閉一天就導致納稅人損失1億美元。
美國政府曾於1995年11月14日至19日,以及1995年12月16日至1996年1月6日被迫關閉;而在1977年至1996年間,政府曾關門17次,最短的1天,最長的21天。(顔茜 發自美國紐約)
|